圆梦计划2019|团队日志-圆梦·湖北神农架



【圆梦·神农架-Day1】

c54356b9e6831ec64455672c4bb9d8efde0886b3.jpg

今天,小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天,也是我们团队来到神农架的第一天,对我来说,“来到”不如说是“回到”,在神农架土生土长的我,回到这片土地,耳边听到神农架当地独特的方言时,我没有贺知章“少小离家老大回”的忧伤,只有回到家乡的喜悦与激动,脑海中只有母亲做的“包谷面饭与秋辣子炒辣肉”,还有爷爷嘴中神农架怪诞诡奇的故事和刺鼻的“兰花儿旱烟”,我的童年记忆与这片大地融为一体,埋在心中最深最深的地方,只有我独自享受这回忆,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个地方叫家。(队员:贺洪 6月28日)

7930a5feefbe556e09a71695d1a7ef5734d54c05.jpg

清晨云雾蒙蒙,在天下着淅沥沥的小雨下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。一行人兵分两路,各自带着自己的任务上路。在队员们的努力下,任务都高效率地完成了,上午十一时许,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一半的计划。下午短暂的休息后,我们开始打电话预约在圆梦网站报名了的老人们,预约过程十分顺利,老人们和老人的家属也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。短暂有趣的一天很快过去,在神农架微凉的风里队员们陆续进入了梦乡,开始期待美好的明天。(队员:金晓雪 6月28日)

【圆梦·神农架-Day2】

一套秀禾服,一套婚纱礼服,四个相机,再带上队旗,我们就这样出发了。

d35725394611c6968ed1f1a65865b869b55ec702.jpg

今天我们共拍了8对夫妻,工作量较大,但当我看到爷爷奶奶们发自内心的笑容,又觉得一辛苦都值得。原来那个年代的一封书信要半个月才能送达。一来一回便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收的到回信,有些着急的事也不能及时告知,但那个年代的爱情却是长久的。奶奶能非常骄傲的对我说:“我们结婚到现在都没有吵过架哦!”,这样的爱情可真好啊!

听着一个个幸福美满的爱情故事,我再一次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爱情的美好,感谢相遇,不负未来。(队员:刘泽薇 6月29日)

d363d1c1ff68f849df2096f4fef66889eebb81ab.jpg

今天正式开始工作,我们一共拍了8对老人,每一对老人都拥有他们自己的幸福,我感到很开心,当我看到那满脸皱纹的脸上露出的笑容,内心无比快乐。用脚步丈量出来的爱情让人感到无比的暖心,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都可以好好去生活,去感恩,一份坚定的爱情足以让一辈子都完整完美!(队员:顾琳娜 6月29日)

【圆梦·神农架-Day3】

今晨10点,我们走进谭明华爷爷与杨守规奶奶的家,家门口种满了葡萄。谭明华爷爷入伍当兵的这五年,做过副班长、班长,获得嘉奖七次。谈话间,爷爷给我们展示了他参与抗美援越的纪念章、湖北省荣军疗养院的纪念章、退伍证、光荣证还有党员证等等。谭明华爷爷与杨守规奶奶的爱情从退伍后开始,奶奶说军人不懂浪漫,但谭明华爷爷对她确是极好。那个年代的爱情就像白开水,平平淡淡,但也暖心,无惊无喜,却在今天还是做了最浪漫的事,弥补当年遗憾。(队员:钟子怡 6月30日)

38d7c3cce58d68b1ab02c6335125a9a120150487.jpg

今天又是充满活力的一天,早上我们为参加过抗美援越的一个退役老兵爷爷拍了婚纱照,他给我们讲说了战争时期的事情,让我感觉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很不容易,要好好珍惜。下午为四对爷爷奶奶拍了,她们其中有两对是父子,看着她们脸上开心幸福的笑容,我感到很高兴,开心,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本质,我们的初心。(队员:陈董艺 6月30日)

620d5b87ee171ec24cffa52c0be73f7a7d5f6c6d.jpg

今天是三下乡的第四天了,经过了两天的工作,我们都已经渐渐的熟悉了工作,各自都有这各自的分工,我们今天去到了一位抗战老兵家中,那位爷爷给了我很深的映像,他是一名铁道兵,曾经参加过抗美援越的中国援越部队,各种军功章让人目不暇接!想到了那句巴顿将军的话:老兵不死,只是逐渐凋零!(队员:汤鑫 6月30日)

【圆梦·神农架-Day4】

今天去了江光复爷爷的家中。1972年,江爷爷和王奶奶“夫妻双双把家还”,开始了人生新一段旅程。在王奶奶的眼中,江爷爷是一个优秀合格的丈夫,而在江爷爷的眼中,老伴儿是一位性格刚强,顾家贤惠的妻子。现如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,夫妻二人也早已安享晚年,退休后的江爷爷更是一手包揽了家务事,没有任何事比家庭美满更幸福的了。(队员:卢伟峰 7月1日)

2d76ab07789314022738bc58b5171c9e5e4505c1.jpg

今年68岁的王琴怡奶奶和71岁的江光复爷爷便是这岁月长河中的一对普通夫妻。江光复是一名工人,王琴怡则是一名农民,两人相遇于翻修新山公路的工程中,于此爱情而至。

神农架是避暑圣地,但今天是少有的高温天气,当太阳直射在我们身上时,我们正“忙里偷闲”的前往大柳树野餐,而旁边的小河正是我的最爱,一整个下午我都沉醉其中。(队员:吴格 7月1日)

6aa46e7835bc51f5f476cbbefa15a56322328fc2.jpg

从神农架小分队出发开始,每天都是既辛苦又充实的。生物钟基本固定,每天都在想今天拍什么样子的镜头,今天想剪辑什么样子风格的视频。每天度过的都很愉快,好像不厌其烦,即使这样的生活方式固定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。和不同的老人打交道会有中安静下来的感觉,在慢城松柏镇上,我的生活方式逐渐变慢,我很喜欢细细品味这样的生活。(队员:程伟 7月1日)

【圆梦·神农架-Day5】

今天,拍的第一对叔叔阿姨很特殊跟以往的都不一样。原来我们拍的都是年级稍大的爷爷奶奶,这对是很年轻的叔叔阿姨并且这位阿姨是一名记者。下午我们去医院又拍摄了两对爷爷奶奶。中午忙到没有时间吃饭,但是感觉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充实很开心。希望明天工作继续加油!(队员:李孟飞 7月2日)

95e8099b90bee55851a7493fc414b572021cc7b2.jpg

今天我们拍摄了三对,第一对是为记者王欣拍摄的,听了他们的感人故事,让采访的同学都流下了眼泪。接着我们在医院后面的家属楼里拍摄了两家,爷爷奶奶感情很好。给他们拍摄的照片他们都很满意,脸上都洋溢了幸福的笑容。希望明日神农顶拍摄顺利。(队员:李润茹 7月2日)

1776fe17a378d6f4f7092b7774c0fe4122818deb.jpg

作为团队公关组的一员,今天我们采访到一位“特殊”夫妻——昝林红与贺中平。昝林红阿姨和贺中平叔叔结婚27年,在我们拍摄婚纱照的夫妻中并不算长,为什么“特殊”呢,因为昝林红阿姨是当地报社的一名记者,我们在这位专业的记者面前,颇有种“关公面前耍大刀”的感觉,但和善的昝林红阿姨并不像想象中的严肃,反而亲切的给我们提建议。这场公益旅行,遇见了不同职业、不同年龄、不同性格的人,让我一路学习,让我一路惊喜……(队员:杨馨雨 7月2日)

【圆梦·神农架-Day6】

今天是第六天我和队员来到神农顶,为神农顶民兵哨所的“夫妻哨”拍摄婚纱照。 

被誉为华中第一塔的神农顶民兵瞭望哨,原名大窝坑防火瞭望哨,始建于1985年10月,海拔2960米,塔高29米,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顶景区,位于秦岭大巴山脉的东段,是长江与汉水的第一分水岭,极端高温25度,极端低温零下30度,年无霜期约100天。

25年来,神农顶瞭望哨上的“哨兵”们从未间断对自然保护区的守护。

袁裕豪爷爷今年70岁,罗忠清奶奶今年64岁。两人是亲戚,同时又是青梅竹马,1973年年底两人结婚。

1986年,当他们成为神农顶暸望塔民兵哨所哨员后,就一直在暸望塔上待了4年。那时刚来到哨所,一间简陋的屋子,恶劣的自然环境令多数人都望而却步,可他们并不畏惧,默默承受着普通人无法承受的那份艰辛。当时哨所条件艰苦,没有水和食物,他们需要从山低向山顶运送食物和水,同时要保证在大雪封山之前回到哨所。那时通向山顶没有公路,夫妻二人齐心协力,一步一个脚印,踩在上山的小径上,18公里的路途一齐走过。袁裕豪爷爷曾经在越南当兵,退伍以后原本被分配去新疆,但最后他选择为他的爱人来到神农顶,延续父母的愿望是厚重,但他的这份厚重,却也是荣耀。(队员:郭信奎 7月3日)

e9ef2ddadc42fc2c5f43621a749e6aad5a0b4acc.jpg

7月3日,圆梦计划神农架分队的队员来到神农顶,为神农顶民兵哨所的“夫妻哨”拍摄婚纱照。 

25年来,神农顶瞭望哨上的“哨兵”们从未间断对自然保护区的守护。

我们曾为北纬三十度的绿色奇迹而惊叹,也曾领略过神农顶的风光,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在这里,我们结识了神农顶瞭望塔的“守山护林人”。七辈人的孤独守望,“华中第一哨”的沉重责任,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。在这里,有子承父业的袁裕豪、袁选斌父子,也有相濡以沫、同甘共苦的夫妻哨兵。他用“厚重”这一词形容他的工作,保卫国防、防火瞭望、资源管护等等的工作内容是厚重,承载“华中第一哨”的称号是厚重,但他的这份厚重,却也是荣耀。

在这里,我们遇见可爱的爷爷奶奶,也听过最美的爱情。在这里,我们共同走过山路颠簸,也曾遇见过最美的风景。山河岁月,感恩有你。(队员:吕思辰 7月3日)

87d522cdfdcf07353afed4e2565d32c259006f36.jpg




| 相关推荐

错误,图片无法显示

您的感谢信,我们收到啦!

错误,图片无法显示

三下乡|景德镇分队在新闻传媒集团开展复盘会

错误,图片无法显示

团队在2021年武汉市“新青年下乡”活动项目评审中荣获佳绩

错误,图片无法显示

2019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圆梦计划团队出征仪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