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7日,96岁的抗战老兵陈农华穿上了鲜艳的喜服。他不时扭头望向身后的换装间,似有些紧张。不一会儿,94岁的李爱香在学生的簇拥下缓缓走了出来,一身新装,容光焕发。
1938年,18岁的陈农华入伍国民革命军第四军,成为一名汽车驾驶兵。当时,他和妻子李爱香成婚仅三个月,因连年战火,家徒四壁,两人只简单举行了仪式。相伴80年后,两位已逾鲐背之年的老人紧紧握着对方的手,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拍了今生第一张婚纱照。
这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“不老爱情”圆梦计划实施的第四年,该项目成立于2015年,至今已经走过恩施、麻城、钟祥等数个城市的乡村,为超过一百对老人记录爱情,举办了3场摄影展。
今年的活动是由学校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主办,面向全校共招收58名队员。同学们先是通过兼职赚取团队经费,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携带器材与服装分别前往位于咸宁市、黄冈市、荆州市以及重庆市铜梁区的4个农村实践地,开展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。
队员欧阳逸泽告诉澎湃新闻,团队学生们都来自于全国各地,与实践地的老人们交流起来并不容易,同时,老人们提防心理严重,较难以建立沟通。“差不多每走访10户,才会有1户愿意的。”
走访的过程虽然艰辛,却收获满满。欧阳逸泽告诉澎湃新闻,和同学们一起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去拜访不同的老人,收集各种故事,“真的是一个全新的体验。”
“一开始是很难突破,要不厌其烦的和老人解释我们的目的,但看到爷爷奶奶露出幸福的微笑时,我明白了活动的意义。”欧阳逸泽说,虽然一路上受到不少误解,但圆梦行动并不会因此停止。
对队员黄梦瑶而言,这次活动不仅是为老人圆梦,也是为自己圆梦,“圆老人在过去那个物资匮乏年代的一个婚纱梦,同时也圆自己一个寻找自我、寻找爱情的梦。”
据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机电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组织书记、暑期实践活动总负责人陈晶介绍,这次圆梦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圆老年夫妇的一个婚纱梦,“学生们也见证了很多‘不老爱情’。”她告诉澎湃新闻,学校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,让学生们把敬老、爱老变成一种习惯。